笔趣阁

笔趣阁>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54章 二十八镇总兵(第2页)

第54章 二十八镇总兵(第2页)

真正的精锐也就一千夷丁。

这一千夷丁,是可以跟建奴的白甲兵掰一掰手腕的。

有人会问了,这十四万人能不能通过整顿以及训练来提高战斗力?

答案是不行,就算大明朝廷能提供充足的粮饷,保障体能的消耗,这十四万人也绝不可能通过训练变成一支强兵。

唯一的效果,只能让他们跑得更快。

本来他们跑不过蒙古骑兵,所以对上建奴就只能跪地乞降,但如果后勤保障跟上,体能有保证的话,他们或许有可能创造奇迹,跑赢蒙古骑兵。

整顿也没用,换汤不换药,绝无可能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言以蔽之,这支军队从高级将领到基层军官再到大头兵,已经习惯了野战溃逃,战场上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兵败如山倒,屡试不爽。

再说直白点,就是这支军队已经从精神上垮掉,无药可救。

有的人会说,你说的不对,你说他们无药可救,一触即溃,可是为什么他们投降建奴之后就能成为强军?

答案其实很简单,一是因为投降建奴之后终于能吃饱饭了,体能跟上来了,再一个就是屁股后面有监军!

在这些降军身后,守着建奴的监军!

没见多铎一直押着吴三桂往死里揍大顺军?

所以除非他们有胆子造反,否则只能拼命向前。

要不然建奴监军真敢杀人,人头是一片片落地。

其实也有受不了建奴监军的压榨,怒而造反的,比如李成栋、金声垣还有姜镶最后都反了,但是造反之后他们的军队立刻又露出原形。

吴三桂的关宁军底子好些,也就多撑几天。

大明各镇边军从精神上已经跪下,是跪族。

那么又有人会问,大明难道就不能够设置监军?

设置监军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建奴的监军身后有13万八旗兵做后盾,大明的监军太监身后有什么?只有一个光杆皇帝,闹呢?

那么,这支军队真的就无药可救吗?

是的,这支军队真的已经无药可救。

野战打不过大顺军,更打不过建奴。

也就守城或者坚守营垒还能勉强胜任。

当然,这支军队无药可救,并不意味着大明就无药可救。

大明还是值得抢救一下的,药方就是仿照戚大帅练浙兵,另起炉灶练新军,打造一支与二十八镇边军毫无关系的新军。

崇祯当然也想另起炉灶练一支新军。

可是遗憾的是,一是没钱,二是时间上不允许,因为建奴南下在即,第三就是缺乏优秀的军官,要想训练成一支新军,除了必须有家世清白的兵源之外,还得有一大群身经百战或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军官。

戚大帅的浙兵,有一群抗倭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铁血老兵充当军官。

袁宫保的北洋新军,也有一大群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新式学员兵。

北伐军就更不用说,没有黄埔军校的几千学员,就不会有北伐军。

在培养出这样一群高素质军官之前,训练新军纯粹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那么,能不能从二十八镇边军中抽调一批打过仗的老兵去充当新军的军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