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特工易冷作者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青山十爷的后代(第2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青山十爷的后代(第2页)

与此同时,市局会议室,烟雾缭绕,大家还在商讨如何与下线见面的细节。

制毒贩毒是杀头的买卖,上家下家都很谨慎,早年通讯不发达,也没有满街的摄像头,那时候侦查员卧底破案,全凭演技,现在主要靠技侦,但还是少不了人的作用。

这案子是连环案,起初只是香港海关查到一个人从埃及背来上百斤感冒药引发的,继而毒品调查科介入,正式开始调查,所以在情况介绍会上,先由香港来的梁色儿讲话。

幻灯机打开,梁色儿出现,他抽空回宾馆换了身行头,彰显了一把港警的风采,英国薄花呢的定做西装,灰色暗条纹单排两粒扣,白衬衫素色领带,裤线笔直,皮鞋锃亮,西装领子上别着一枚NB徽章。

“2014年八月二十九日,香港海关发现一批过关行李中夹带的感冒药……”梁色儿手持激光笔,以对港人而言算是不错的普通话介绍着案情。

他是毒品调查科行动组探员,刚破获一起粤港牌照货车从香港偷运一万瓶含有磷酸可待因的止咳水入境大陆的案子,风头正劲,所以上面让他跟进本案,与江东警方合作,查找感冒药水客的下线,也就是江东这边的接货人。

这就引到了江尾,引到黄皮虎身上,继而查到陈有志,旋风般破获了制毒窝点,但拔出萝卜带出泥,又引出后面的大瓜。

“根据我们的情报,以及对嫌疑人的审讯,这批毒品的去向不是本市,也不是国内,而是国际路线。”耿直接上分析案情。

“林东家是博社村余孽,博社村这个毒窝被打掉之后,从汕尾走港澳东南亚的路线全断了,在大陆销售更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也很痛苦,一再改变思路,肖长风先是建议只做麻黄碱,不做冰,这样只算制造半成品,罪责没那么重,不至于抓到就是死刑,林东家不同意,想一步到位,来钱更快,于是肖长风又说了,向境外走货,这样风险稍微小一点,毕竟国际刑警合作很麻烦。”

领导笑道:“这个肖长风还有点头脑。”

耿直说:“这回林东家同意了,他们通过地下渠道,联系上一个自称有出口渠道的人,而这个人就在江尾。”

吴斌接着讲:“卧牛山中发现的毒品和半成品,尚没有流入社会,本市的涉毒人员我们扫了一遍,最近市面上没有货,连麻古都绝迹了,这有赖于市局领导的全面部署,禁毒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也证明供词是准确的,这帮毒贩被雷霆万钧的打击吓到了,不敢把毒卖到本土。”

江尾靠黄海,有国际港口和许多小渔港,渔船出海往东北方向走就能到韩国,走私啥的那是家常便饭,最早的时候管的松,渔民都能把船停在韩国西海岸的码头上,上岸溜达一圈,把人家的自行车顺走,后来就不要自行车了,直接走私韩国汽车,那年月江尾满大街都是大宇起亚现代双龙的走私车,还都能正儿八经上牌子,可见一斑。

韩国禁毒力度不比中国低,一公斤冰毒在那边能卖到35亿韩元,合人民币差不多两千万,绝对的一本万利。

早前也有往那边走货的,抓到过一些。

但现在不容易了,船上都装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前者是一种船载广播应答系统,能在VHF公共信道上向附近船舶和岸上的主管机关发射身份、位置、航向、航速数据,是主动系统,后者是被动定位,主要是渔业部门装在渔船上,还有防拆装置,能实时定位,轨迹回放,还能设电子围栏,规范渔船活动范围,不瞎跑乱跑,休息期不捕鱼,保护渔业资源。

所以现在走私,盗捕情况都少了,用渔船走私毒品去韩国难度很高。

“我们判断,可能是走国际货轮路线。”吴斌指着幻灯片上的图片,那是一艘停泊在海上并未进港的悬挂巴拿马船旗的十万吨远洋货轮,当然只是拿来举个例子。

“像这样的货轮,船上水手鱼龙混杂,越南人印度人都有,用小艇接驳,带点货上去,一个月后货就到鹿特丹了,凭我们市局的力量很难查,需要海关、边防、渔政协同作战。”

领导说:“我来协调。”

重点在于明天晚上,不对,已经是今天了,双方通过游戏软件里的对话约定会面,但具体地点还未敲定,“林东家”要和下家见面,互相获取信任,开始初步合作。

“放长线钓大鱼,这回能钓出一大串来。”白衬衣一颗花的市局领导摩拳擦掌,这可是抓国际毒贩,保不齐能破获一整个国际贩毒链条,那江尾警察可就牛气大了。

下家指明要见林东家,所以让梁色儿冒充,但还有一个问题,林东家在网上是有照片的,稍微有点能耐就能查到通缉令上的人长啥样。

领导说:“没关系,林东家的照片还是十八岁时拍的,现在他已经三十多岁,还受过伤,整过容,相貌发生重大改变在情理之中,谁会顶着一张通缉令上的脸乱跑啊。”

幻灯片上出现林东家现在的样子,一张死人脸,技术高手用软件模拟,把死人脸变成活人脸,按照这个进行化妆就行。

关于见面时的细节,大家意见很多,有说多带几个便衣刑警的,有说把肖长风带上的,这家伙戴罪立功的意愿强烈,但肩负卧底任务的梁骁自己也有看法。

他说我一个人去就行,人多就乱。

“你一个人危险。”吴斌反对,“再说毒枭都得带马仔。”

梁骁摇摇头:“那是过去式了,真正的毒王是不需要靠马仔壮胆的,这样才能显出我汕尾阿东的胆略,就像当年张子强单枪匹马去和李嘉诚谈价一样,至于安全问题,我把林东家的两把枪带上就行。”

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香港警察在大陆没有配枪权的问题,在大山里事急从权也就罢了,现在是在市局开会,谁也不敢背这个责任,到时候枪丢了怎么办,流出去杀了人怎么办。

再就是实际问题,林东家的两把蝎式冲锋枪用的是7。65毫米勃朗宁短弹,公安局枪械库里根本就没有,有人说要不用咱们的64式手枪弹,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是问了老枪械员之后说二者虽然尺寸高度接近,甚至前者就是仿照后者设计的,但实际上并不通用,就像驳壳枪用的7。63毫米毛瑟手枪弹和54手枪用的7。62毫米手枪弹不能通用一样,虽然公差很小,但驳壳枪用了54的子弹会炸膛。

“那就不带枪呗,谈生意也用不上枪。”梁骁并不在意,他要求配枪的初衷其实也不是防身,而是作为身份的象征,是当道具用的。

领导沉吟片刻,说局里有没有收缴的气枪什么的,借来用一下。

这就完美的规避了政策风险,正好派出所从模型店收缴了一批家伙事,从里面挑出两把全金属的M9式气狗,银色镀铬,这枪的原型,一度占据电影银幕,是好人的专属配枪。

“英雄本色里小马哥就用这个。”领导说。

“小马哥用的是黑的,这个是银色的,更骚。”梁骁纠正道。

掂着两把气狗,梁骁思绪万千,别人以为他在思考十几个小时候的行动,其实他在想自己的祖父和父亲。

梁骁祖籍江东省南泰县,祖父梁茂才,大青山十爷,当过陈子锟的卫队长,擅使汤姆生冲锋枪,一生狂放不羁,杀人如麻,他父亲叫梁盼,参过军打过仗,朝鲜战场上下来的英雄,后来遭遇不公,一怒之下杀了村干部,偷渡来到香港,这才有了棚户区天台上看启德机场飞机起降的小孩,今天的毒品调查科长官,高级督察梁sir。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