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医妻三嫁无弹窗免费阅读 > 024 诊金(第2页)

024 诊金(第2页)

宁靖接着洗衣服,苏凉回房练字。

晚饭是红枣小米粥,肉沫茄子,野菜煎饼。

“你以后就打算长住在此,偶尔出手救人?”苏凉问宁靖。

宁靖点头,却说了一句,“我要考科举。”

苏凉愣了一下,“临时起意?”

“算是。”宁靖说。

“什么时候考?”苏凉觉得怪怪的。这人跟仙儿似的无欲无求,怎么突然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再过半月。”宁靖说。

苏凉不解,“你要回浔阳城?还是乾国的科举可以随便在哪里考试?”

据她所知,从古代的科举到现代的高考,都跟户籍挂钩,否则就乱了。

宁靖说过,苏凉的户籍并不在苏家村,仍在京城。

这是成亲之前梁叔跟苏大强家确认过的。

也因此,苏凉的财物被苏徐氏拿去,是为侵占。

宁靖把此事告诉苏凉时,提过乾国户籍管理很严,不允许随意迁改。

当时苏凉随口问,得知宁靖的户籍也不在北安县。

“不可异地科考。但若北静王世子保举,便不受户籍限制。”宁靖说。

苏凉挑眉,“这就是你打算跟邢玉笙收的‘诊金’?”

宁靖简单解释,苏凉便明白了。

乾国科举为分省取士,朝廷严格限定各地录取人数。

异地科举,挤占名额,对本地的考生不公平,是律法禁止的。

伪造户籍参加科举,属于舞弊。一旦被发现,要砍头。

也有例外。

朝廷一直鼓励贵族子弟参加科举证明才能,不受户籍限制。

但因本身有特权,甚至有世袭罔替的爵位,并不需要通过此途径谋求一官半职。

因此只要参加,就直接给当地增加额外的录取名额,不占用平民考生出头的渠道。

若考中,名次都要单独并列出去,不影响正常考生的成绩排序。

不过出身天定,考试却是公平的。且乾国科举极为严格,想作弊很难。

曾有不少贵族子弟在院试就落榜,连个秀才都没捞到。

碍于颜面,亲自参加的贵族子弟越来越少,出现了“资格转赠”的情况。

也即,贵族子弟保举友人或属下,用自己的特殊资格去参加科举考试。朝廷对此并无禁止。

一旦考中,举荐人自能得到个“慧眼识珠”的美名。

北静王世子当然有此特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