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宋出名的诗词 > 第49章 水调歌头(第2页)

第49章 水调歌头(第2页)

裴迪瞬间收回了念头:“……还是大唐好啊。”

不光是王维,连远在老家的李贺也是这么想的。

他因为避讳这种搞笑的理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其实打心里厌恶大唐的科举。

可想到大宋接下来的命运,便一点都生不起向往之情了。

在大唐考不中,只是没有办法走仕途,可大宋居然要被异族人的铁骑踏破中原,简直太耻辱了。

总之,大唐人爱国靠大宋

【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很厉害,可他还没有想到,这里面还藏了一个秘密。】

与此同时,天幕放出新的画面。

这一天,欧阳修还在品味那篇考场满分作文,正好碰到苏轼,便好奇地问:“你那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典故,说尧帝的时候,有个人犯罪,尧帝三次都赦免了他。这个典故是哪里来的?我怎么没看过?”

苏轼脸不红心不跳:“在《三国志*孔融传》的注解里面。”

苏轼走了之后,欧阳修好奇地翻开《三国志》,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这个典故。

直到下次苏轼来的时候,欧阳修又问起这件事情:“你到底是在哪里看的?我怎么完全没找到?”

苏轼一本正经地说:“当年曹操灭袁绍的时候,把甄姬赏赐给了曹丕。

孔融对此不满:‘武王伐纣的时候,周武王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这是祸国的源头’。

曹操表示自己

没听过。孔融就说自己根据现代的事情来推测古代的情况。

我今天不过是学习了一下孔融,编造了一个典故。”

欧阳修:“……”

王安石负手而立,冷眼望着天幕,不吝啬地说了一句:“狡诈之徒。在诗文中就敢作假,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老妻笑着说:“他之前陷入案子,即将被处死,你上奏折,说朝廷不应该杀名士。你都觉得他狡诈了,为什么还替他求情?”

王安石面色微僵,顿了顿,方才说道:“我那不是替他求情,我是为所有读书人求情。大宋朝从不轻易杀读书人,皇帝不应该替他开这个先例。”

老妻但笑不语,仿佛尽在不言中。

王安石见妻子好像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冷哼一声:“这排榜单的人根本不了解他,不然也不会把他排上去。”

“他何止狡诈,他还狂妄无知。”

“之前我请他到家里来做客,我写了一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风吹过菊-花,菊-花瓣落在地上,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苏轼还偏偏觉得我写错了,觉得菊-花只会在枝头上枯死,根本不会落在地上。”

“他给我加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我看他啊,就没看过几朵菊-花,还偏偏要来和我犟嘴。活该,现在被贬到黄州去了吧。”

“听说黄州那边菊-花也多,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在王安石眼里,苏轼就是个标新立异的大杠精

远在黄州的苏轼望着天幕,手心有点出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