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彪悍红楼女主虎妞穿成林黛玉 > 第九章(第2页)

第九章(第2页)

贾敏不甚在意的笑了笑,请大家有话到席上再说,然后留下女儿代她接待客人,她一个内宅妇人不便在二门外久留,便告辞回到了内院。

林海这才想起舅舅连日赶路肯定累了,就命人带父子四人去客房洗漱,有什么话待会儿用膳时再聊。

等把客人请走了,林海才看向坐在脚踏上,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自己的黛玉。

把女儿抱在怀里,林海笑道,“我家宝贝真是个福星,要不是想着给你找先生,为父还不知道尚有一位母族的亲人在世,等明天请到家里,既能教导你武学,为父也能好生孝敬长辈,尽子侄应有之意了。”

黛玉抱着老爹的脖子,对他渴望亲人的心情只能无声安慰。

林海在官场上单打独斗十几年,片刻不敢松懈,过得十分艰难,他羡慕人口众多的大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预想中的亲人只是位妇人,在他心中也弥足珍贵。

张舅舅和三个表兄也是这么想的,族中人丁稀少的可不仅是林家,他们张家也没剩几个人了。

张老太爷曾有个妹妹,嫁给了兖州府曲阜县的孔家旁枝,跟丈夫外任时夫妻二人年纪轻轻就没了,老太爷当时哀恸不已,却不知姑母还有个女儿留在世上。

又听闻这位女观主从小被养在道观,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为今之计只有亲自登门,究竟是不是失散的亲人见过才知。

林海当天下午把衙门里的事安排好,第二天一早就和张舅舅四人出城,寻访那位女观主去了。

因道观就在距离济南城不远的山里,林海把黛玉也一并带了去,无论是否是亲人,既然要请人家当先生,总要有些诚意才行。

贾敏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女儿从小身体强壮,坐小半天马车也不妨碍什么,她又是个活泼的性子,趁天气还没大热起来,出去走走也省得闷坏了。

马车一路上走得十分顺畅,林海自从到了济南府,便提倡以仁政治理地方,每年秋收过后,都会趁着土地尚未封冻前,雇佣青壮平整道路和整修水渠。

此举即可增加农户的收入,也能为商贾运输和来年耕种提供方便,自实施以来大受好评,也让城市周边的道路平坦许多。

张舅舅老当益壮,五十出头了骑在马上依旧稳得很,见马儿跑得飞快,他笑着称赞在马车里带娃儿的外甥,

“我们登州府可没这么好的路,以前我也来过济南府,路况还不如我们那儿呢,现今能有如此改观,可见你上任三年,在民生政绩上确实上心了。”

林海谦逊的笑道,“为官一任本就应该造福一方,当不得舅舅夸奖。

只是我孤身在官场里挣扎,身边连个可靠的人都没有,着实孤单得很,舅舅不如舍个表兄与外甥当师爷吧。”

张舅舅以前并不觉得当官有何益处,京里那群玩意儿不是蝇营狗苟,就是尸位素餐,想起他们就讨厌。

可今天看到林海做出的成绩,他又有些改变主意了,若是真能为百姓做些实事,混迹官场也是无妨的。

他沉吟片刻才打定主意,“你大哥老实,三哥莽撞,只有老二或可一用,那就把他留下好了。

他那两个儿子也快到结亲的年纪了,送他们到济南府的书院多结识些同窗,也好说亲事。”

林海喜不自胜的应了下来,二表兄却苦下了脸,见黛玉扒在窗边一瞬不瞬看着自己,他可怜巴巴的拌了个鬼脸。

黛玉咯咯笑了起来,躺平男被迫上岗打工,好不可怜见儿的。

张舅舅看着黛玉,笑道,“这孩子养得真好,大气不认生,天生自带一段气度,真是可惜了。”

黛玉暗自翻个白眼,心里清楚他可惜什么。

她跟舅爷的孙子是五伏以内的血亲,嫁到他们家万一生出傻子可怎么办。

林海表面上一笑而过,心中却很庆幸舅舅家最小的孙子都十岁出头了,以敏儿的性子断不肯黛玉嫁进无权无势的人家,哪怕张家是蓬莱当地的乡绅望族,也达不到她的标准。

马车跑了一个半时辰便来到县城外的山脚下,林家派来的下人早已守在山路边,见自家主人到了就迎上来行礼,然后在前面领路,带领林海一行来到半山腰的道观门前。

张舅舅跳下马,亲自上前叫门,过了好半晌才听到里面有道清亮的女声响起,“来了来了,叫魂儿啊。”

随着声音落下,三米多高的木门吱呀一声向里打开,一位满头银丝的清瘦女观一手拉门,一手拿着拂尘,指着来人就要呵斥。

等看清门外站着的人时,她所有声音都卡在喉咙里,直接愣在当场。

林海这边几人也都呆住了,女观虽然苍老,眼神却很明亮,束发带冠的样子跟张舅舅极像,两人像照镜子一样杵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林海最先反应过来,长得跟自家舅舅一毛一样,说不是亲人都没人信,他叫了声姨母,带着黛玉倒头便拜。

三个表兄也跪倒在地,他们称呼孔观主为姑母,诚心诚意的磕了几个头。

孔观主被几个年轻人又是姨又是姑的叫得有点傻眼,她拂尘一扬让几个小辈起来,

“你们进来说话,我都说过要闭门谢客了,这又来几个认亲的,大白天的活见鬼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