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论如何把所有阵营都混个遍免费阅读 > 001(第2页)

001(第2页)

所以想要做官者就要磨尖脑袋也得学一部经典,而掌控经典的家族慢慢壮大就形成了士族门阀,垄断了知识与做官的权利,而荀昭所在的,就是颍川郡最顶级的士族门阀颍川荀氏,这可真是出身豪门。

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荀昭不知道其他士族子弟是怎么想的,但是作为七年前由一名中医药专业的大学生穿越到这里一个小婴儿身上的他,感觉只能说是非常不好。

学记背的东西如山一般高,最令人抓狂的是也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对不对,不过颍川荀氏作为士族翘楚,认可度和正确性应该有所保障。

荀爽咳了一声,利刃一般的眼睛刮了荀昭一眼,荀昭收回思绪,刚刚跑了一会儿神,被当场抓包。此刻连忙正襟危坐,只听耳边传来父亲的声音,是那道策论。

“民有过则谓之过,君有过则谓之灾。就这句话,你先自己想想,说说想法。”

看着十分淡定的父亲,荀昭是真的很想他问一句是怎么敢说出这大不敬的话的。这句话出自《左传·昭公十年》,意思浅近到透过字面就能理解,皇帝无道而招致灾祸。

荀昭却也不敢真问出来,虽然两人是亲父子,但是汉朝向来重视礼孝,顶撞父亲那是十恶不赦的大事,于是只低头作思考状。

不再纠结一向以礼著称的父亲今天怎会说出如此狂悖之语,但是现在皇帝治理期间确实天灾人祸不断。

他自己出生在公元175年,当时已经是皇帝刘宏当政,但是六月三辅就横遭蝗虫,三岁时旱灾、蝗虫、地震接踵而至,四岁时地震两次,五岁疫病爆发,去年又是地震又是冰雹的,让他一度怀疑自己难道是什么“灾祸之子”。所以家里施粥的时候他都怀着愧疚的心情非常积极的帮忙。

后来他憋不住了问了自己的父亲荀爽,父亲表情都没变化,只是奇怪他实在多想,并说他没出生之前就旱灾、洪水、蝗虫、冰雹和地震每年都有了,更要命的是大灾过后都会有疫病,那才叫尸横荒野。

所以现在荀昭想起来自己可真是一个倒霉蛋,穿到了这连生命都难保的东汉末年,尤其是听到先帝谥号“桓”,那这位在任上的皇帝就是汉灵帝了,荀昭虽然不专攻历史,上学时也背过大名鼎鼎的《出师表》,也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现在只恨当时怎么就没有把《三国演义》背个倒背如流,现在他只粗略的知道桓灵之后三国争霸,那可真是真正的生灵涂炭。

“君有过则谓之灾”,其实荀昭并不觉得这灾祸都是皇帝的错,毕竟地震洪水这些与天气、地理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以“天命说”为主流的汉朝这样说肯定不行。皇帝的确荒淫无度宠信宦官,甚至卖官鬻爵,社稷濒危还要大兴土木建造园林。

其实哪怕把钱拿来修一修水利,遭灾时拨款放粮赈济灾民,这整个王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不会对皇帝如此不满。但是皇帝对于连年灾祸也只是连续三次换了年号,从建宁改成熹平再改成光和,寓意是一个赛一个的好,也是真的没用。

荀昭都想深深地叹一口气,也不知道这皇帝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然后他理清思绪,把不能说的删减掉,也不能直说皇帝无道,只是说宠信宦官不理政事实为不妥,卖官鬻爵更是荒谬,将修园林的钱拿去修修水利放放粮仓会更好。

荀爽其实还挺惊讶儿子能说出这样一番话,一般的世家子弟不识钱粮五谷,更别提什么水利粮仓了,这次心血来潮提这样一个题目本来是想由此向荀昭渗透当今朝堂形势,但是观其言语,这小子似乎有些自己的想法。

荀爽微微一笑,荀昭舒了一口气,知道这关算是及格。

“能指出错处还能提几句措施算是没有白读圣贤书,但是你不妨往深处想想,大胆一些,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听了这话荀昭知道这是要给他加难度,刚刚他的话语中其实已经将重点放在了前面——宠信宦官,只是未曾展开,也不敢展开。此时他略一思索便已有了章法。

“儿认为这最大的错处不在荒淫无道,也不在卖官鬻爵,而是在这宠信宦官上。”荀昭微微抬眼,又复落下,接着展开。

“宦官得势而作乱天下,为陛下巡防救治百姓,实则吞灭钱财,搜刮民脂民膏,就是这卖官鬻爵也是他们蒙蔽陛下,为自己敛财想出的馊主意,此为其一。”皇帝不理政事,朝政完全由宦官把控,这真是骇人听闻。

“更可恶的是,他们只为扶持自己的党羽,嫉贤妒能,连续发动党锢之祸,使天下士子惶惶不可终日,真正的贤能之士避祸于外甚至死于屠刀之下,豺狼虎豹反倒在朝为官,实在是荒谬!”荀昭看到父亲陡然握紧的手,知道自己这是骚到了痒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