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狩猎在1986王大山 > 290扩建(第2页)

290扩建(第2页)

而1992年8月26日,经过国家物价局的同意后,机械电子工业部又下发通知——提高农机产品出厂价格,逐步实行市场调节价,过了一年黑省农机局也发布通告,放开农机商品销售价格。

这都已经1996年,价格都放开好几年了,价格更高了。

过了一个来月,第二个飞龙养殖场终于盖起来了,至于工人,则是找来了徐阳和赵红。

他们两人是两口子,并且徐阳还是卫国叔的外甥子,卫国叔是他亲舅。

这天上午10点,柔柔的春风吹着,王远,李艳,卫国叔两口子以及徐阳两口子一起把一半的飞龙赶到北边养殖场。

两个养殖场都有高高的围墙,相聚不过6米,拖拉机能开进中间来。

“把一半的飞龙都赶到北边儿的养殖场,南边儿的养殖场一下子就宽敞起来了啊。”

王远站直了身体擦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大大小小的飞龙跑来跑去的,心里不由的升起一股满足感。

一只成年飞龙值300块钱,抵得上很多人两个月的工钱了,地上简直是跑着一只只的金疙瘩。

“是啊,这些毛绒绒的小飞龙和小鸡崽子似的,就剩下这些了还给合作社那边儿提供不?”

“不提供了,剩下的咱自己养着。”

抱窝的母飞龙一窝可以孵7~9只小飞龙,每年春天就是小飞龙破壳而出的时候,呜呜泱泱的全是这种小家伙,一年能有1万多只小飞龙。

这么多小家伙自己是养不过来的,便提供给养殖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再把它们给想养飞龙的农户。

当然,并不是免费的。

农户要花钱买飞龙小崽子,一只120块钱,投入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了,这确实让很多农户养飞龙的意愿消退了。

不过飞龙小崽子太少了,现在依然供不应求,养这东西太赚钱了胆子大的人也愿意冒一些风险。

“把狗子们也牵到这院儿吧?”李艳提议道。

“行啊我去牵他们,看好大门啊别让飞龙崽子跑出来,小家伙们溜的可快了。”

王远回了南边养殖场,把五条狗子都放出来,哈士奇最是活跃了蹦蹦跳跳的往王远身上扑,大狼它们仨到处闻嗅,还在墙根儿处撒尿。

只有缺了一条腿的额不齐小心的靠近王远,摇着尾巴,低低头满脸舔狗样儿。

“好了好了走吧,去北边养殖场转转以后那边儿也是咱家,看好了家别让人偷了飞龙去。”

徐阳两口子都30多岁了,他们生的一对龙凤胎儿女也都10岁了,和小亭子在旁边跑着玩儿。

徐阳的老婆赵红是个大高个儿,身体偏瘦,脸庞略长,挽起了袖子浑身透着一股干练劲儿:

“哎呀妈呀我就喜欢狗,这几条狗真好,哎?那条狗的爪子是咋了?”

王远解释了一番,赵红也很是心疼,她想靠近摸摸额不齐的狗头,但是额不齐马上瞪了她一眼让她不敢动了。

“还不熟呢,等以后熟了就好了。”

也快到饭点儿,众人就用养殖场的锅开始做大锅饭,王远直接杀了5只飞龙让他们炖一炖待会儿一起吃。

他干净利落的操作直接把徐阳两口子看呆了,这可是一只就价值300块的飞龙啊!

“一只飞龙没啥肉的,一人一筷子就夹没了,既然咱家养飞龙那就不用扣扣索索的,吃咱就吃好了,这顿饭也就是对你们一家四口的欢迎了,以后在养殖场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王远笑着道,下巴微抬的示意了一下卫国叔两口子:

“不信你问问你舅,你舅在南边儿养殖场干了好几年了,现在生活咋样?”

活生生的榜样确实最有说服力了,这些年卫国叔两口子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给王远家打工,确实攒下了不少钱。

养殖场管吃管住,他们习惯了节俭了攒钱的能力相当恐怖,前段时间听从王远的建议已经在省城哈市的繁华地段买了楼房了。

晚上。

群星璀璨,叫了一天的蝉终于歇息了。

徐阳赵红两口子睡觉之前,还在唠着来养殖场打工这件事儿。

赵红脸颊绯红,看着窗外的月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