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花滑之冰上尖刀阅读 > 第112章 大奖赛惊人表现(第1页)

第112章 大奖赛惊人表现(第1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弗勒尔的艺术类竞技运动被称之为为最强王者,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项目均榜上有名。

金牌带来了关注度,项目美感又引来了话题,在狂轰乱炸的媒体报道下,就算对体育再不关心的国民,也会知其一二。

司空夏从商务车下来时,不可避免受到一些视线的洗礼。

——如果在平均温度零下一度、路上行人基本裹着大衣低头行走的市中心路段,有这么一群身穿同款红白羽绒服的队伍出现在体育馆外、边上还有摄影师跟拍的情况……

确实会被多看两眼。

但只要停驻多看几秒,就会发现镜头只跟司空夏,其他人并不纳入画面之中。

“保安说摄像不能进去,辛苦几位老师在车里等一等。”领队终于拿到了临时出入证,招呼其他人上车。

司空夏也跟着礼貌致歉,随大部队上了领队的车。

待车缓缓驶入体育馆的停车场,领队熄火时从内后视镜看了司空夏一眼,打趣道:“你脸色轻松不少啊。”

听着队友们的笑声,司空夏挠挠脸有些窘迫。

hctv-5打算开创一个新栏目,选题就是切实走进冬季运动员平时的生活中——以“年”为时间单位,拍摄运动员们一个赛季起伏的生活纪录片。

经过全部冬季运动项目的层层筛选,最近一年名声大噪的司空夏妥妥入选。

国家队接到邀约后欣然同意,能扩大对花滑的宣传简直求之不得,从人才储备的扩充到国家经费的申请都会更容易一些。

在邵志国的积极促成下,司空夏的父母签了合同,在2011-2012赛季中,电视台将会开展为期一年的“司空夏拍摄计划”。

生活纪录片的拍摄与公开场合的拍摄不同。

后者是在赛事期间才有的合法拍摄,踏出体育馆或者结束赛事后,就不会有过多关注度干扰生活。

但前者,二十四个小时起码有十个小时都暴露在镜头之下。

就是昨天在飞机上枯坐打盹的漫漫长途,摄影师都取材了一个小时,更别说今天他们大部队过来比赛场馆踩点,简直就是如影随形。

为了素材的有效性,司空夏还不能和大部队坐一辆车,她是另外单独和摄影团队坐了商务车来的。

可不就是一脱离镜头,神色立刻就轻松了么?

“别太在意,很快就能习惯了。”丁沐爽朗一笑:“反正他们会剪辑。”

司空夏接收了这位传奇师哥的善意,小声嘀咕道:“那后期也会剪掉吃饭走动的无聊素材吧。”

丁沐倒也有倒也有闲心和她探讨这问题:“也不一定,普通人对运动员的衣食住行都有天然好奇心,毕竟平时少有接触,在我那年代,运动员和明星都一样神秘。”

司空夏点头,觉得也有道理。

不过师哥八四年出生今年才二十七岁,用“那年代”来形容不至于不至于。

这会龙莹洁出声提醒道:“教练说挂好运动员证。”

“哦好。”司空夏在包里掏了一下,对方顺手帮她拿过保温壶,看她把运动员证戴上了才递回给她。

两人自然的互动换作之前绝无可能。

但因为这次弗勒尔分站赛只有女单和双人滑有名额,在摄像头时刻对准之下,她们同住一房间,从尴尬到破冰,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将之翻篇的默契了。

场馆后台还有一些凌乱,但大体可以看出动线分布。

传说中新增的流动采访区设置在运动员的必经之路,用栏杆设了一条单行道。

主办方解释说,鉴于之前媒体的数量,为了分担混合采访区的压力才弄了个流动区。

这样进不去混合区的媒体可以在流动区等候,每次采访限时一分钟,也方便他国媒体采访——当然运动员也有拒绝被采访的权利。

穿过几道连通各个区域的木门,前方豁然开朗,同时一股冷气迎面扑来。

司空夏几步走上台阶,诺大而通透的冰场顿时呈现在眼前。

抬头看去,整整齐齐的观众席一直延伸到场馆天花,巨大的天幕玻璃透出温润的天光;而中央吊下的四个面显示屏,有序的切换不同场地、不同角度的画面。

“好多镜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