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吞噬 > 第五十九章 第一个除夕(第2页)

第五十九章 第一个除夕(第2页)

王满银买了十斤白面,十斤玉米糁,外加二十多斤黄米,几斤菜籽油……除此之外,还在供销社买了些吃食,又给少平弄几本连环画。

这个时候的连环画基本由大师绘制。画面构图漂亮,人物形象饱满,每一本都称得上精品。

不像后世,连教材都出现奇形怪状的卡通人,引来全民热议……

办好年货,王满银马不停蹄朝家赶。

天还没黑时,他已经返回罐子村。

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婆姨在崖畔上张望,差点成望夫石了。

以前满银在家时,兰花不觉得想。可今天一走一天,她总感觉心里没了着落,连吃饭都不香。

从中午开始,兰花就一直守在窑洞脑畔上张望。

看到男人平安归来,终于松了口气。

***

逼近年关,村子上空终于开始飘起了香气,偶尔还夹杂着零星的鞭炮声。

杀鸡、烙糜子饼、炸油糕、包饺子……这个时代人们的吃食远没办法和后世相提并论,但是年味儿却要浓烈许多。

村里仅有的两个碾盘前也忙碌起来,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吱呦吱呦的响动,一般都是碾黄米或者糜子。

一人在前面推,一人拿着小扫帚扫。

连王满银也不例外,早早和兰花去村里排队。

夫妻俩配合相当默契,也让他真正体验了一把推碾子的感觉。

烙糜子饼算个技术活,王满银的记忆里虽然知道,却并不在行。

好在有兰花,万事大吉。

首先需要把糜子碾成面,再加水和成面糊,放着发酵一夜。

做这种吃食还需要一种特殊的工具……鏊子。

它是铸铁带盖的圆形小饼铛,中间部分微微鼓起,直径差不多六寸左右,下面有三个支腿。

这东西在其他地方用来做杂粮煎饼,黄土高原这边主要是烙糜子饼用。

等鏊子底部加火烧热,上边搽油,倒入面糊。

再盖上盖子,等几分钟就熟了。

王满银家没有鏊子,只能拿着糜子面糊去别人家借用。

等他们赶到时,正好碰到几个婆姨凑在一起烙糜子饼。

不得不承认,无论后世还是现在,女人结了婚之后,一旦开起车来,男人都害怕。实在是胆大之际!

这些婆姨们边烙边尝,大声讨论着谁家的“面”又粗又硬,用起来带劲;谁家的“面”又绵又软,不顶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