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之农门医女苏月 > 025(第1页)

025(第1页)

姜白芷猛然开窍,立刻跟哥哥们说:“哥,我突然想到,可以做一些工具,方便处理土豆这一类的东西,但我短时间里没想好怎么做,你们把这个事儿记在脑子里啊,时不时催我一下,免得我忘了。”

“诶?好。”姜白术跟姜苍术对视一眼,虽然都觉得妹妹并不是会忘事的人,但还是很快应下来。

让两个哥哥帮忙提醒,也是为了避免接下来太忙,她把这事自然推到后头去了。工具的构想提出来之后,她还得找木匠或者铁匠定制,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不好说,未免拖太久,到了急用的时候还拿不到东西,她得尽快想好。

杨二郎没有插话,陪着他们一家人回到姜家,顺便跟到柳柳山脚下,仔细看了许久姜家挖的土洞。

姜白芷倒是没有跟他们一起进土洞,她还得赶紧做午饭呢。

只剩三个男人挤在土洞内外,杨二郎在里头一边研究土洞的构造,一边帮忙把新收的土豆轻轻弄出来摊好。

姜苍术在外头,把土豆往里头送,姜白术在里头接手,跟杨二郎一起把这些土豆摊开。

忙碌着,总得找些话说,才不觉得无聊。

刚刚杨二郎说他家要跟着种第二季的土豆,还要提前开荒地、挖土洞,姜家兄弟就顺便跟他传授一些种植、收获过程中的经验。

“二郎,我跟你说,荒地开在河滩那边,最大的问题是总有风。这土豆长在土里头,它不能见光啊,见光变青就有毒了。那风天天吹得尘土飞扬,土豆的植株又不像红薯藤那么能覆盖地面,底下起的高垄,很容易被风吹得越来越矮,一直不管的话,土豆渐渐就长到土面外头来了。所以把土豆种下去之前,先估算好苗的深度,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见那土垄矮了些,就赶紧再往上面补一点土。”

这些事情,当初做的时候,姜白芷没有解释那么多。还是收成之前,得知青土豆有毒,他们才把这种细节深深刻入了脑海里,作为第一项种植经验传授给杨二郎。

杨二郎听得认真,还主动问了这土豆需不需要经常浇肥、浇水。

“堆肥最好是在种植前一段时间,把开出来的荒地肥一下。土豆育苗也不难,一颗土豆有好多芽眼,等芽发出来了,把土豆切块,保证每一块上头都带有芽眼,切好之后,最好在切面抹上一层草木灰,然后再埋到地里。每块大概隔一巴掌的距离就行了。”

“嗯嗯,然后呢?”杨二郎追问。这土豆是姜白芷要种的三样作物里,最先收成的。实打实的产量数据,使得以前没正经种过地的杨二郎,也对它极其重视。

姜苍术在土洞外头,接过空了的竹筐,再递进去半满的竹筐,顺便接上他们的话,说:“种土豆的地,你仿照着我家那样的来挖,每条高垄宽度大概比两巴掌再长一点点,每条垄只种单排的土豆。如果想种双排,那这高垄的宽度还得更宽,不然土豆长不好。”

姜家这兄弟俩,明明也才种过一季土豆,这会说起经验来,一道一道的,仿佛是个中老手一样。

若是姜白芷听见他们在这一本正经地教学,说不定会偷着取笑哥哥们。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姜家两兄弟,好像确实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姜白芷之外,最了解土豆种植的人了。

“土豆长得过程中,若是有什么问题,到时候你再来问我们。然后还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确定土豆成熟可收获了,收获之前,最好有七天左右,不能给土豆浇水,不然土豆收回来太潮了,很容易烂掉或者发芽;另外,收成之后,土豆是需要阴干一下的,不能直接放太阳底下晒,得在没有太阳光的地方阴干,或者干脆等晚上弄到外面去晾,然后白天起早收回山洞里。”

“你看,我们虽然把土豆收回来了,但后面还有的忙呢,天天傍晚等太阳落山了,就把它们从土洞里搬出来晾,第二天太阳升过山头之前,把它们又全部收回去。而且过程中得小心一些,若是看见擦破皮的,就得挑出来,直接拿去厨房搁着,在几天内吃掉,不然会烂。”

他们这样一说,杨二郎才确实知道土豆的后续保存挺麻烦的。

可麻烦归麻烦,在粮食不够的时候,这高产的东西,再怎么麻烦,也有很多人上赶着去种。

“也还行,”杨二郎如此说到,“也不是需要每天都运出来晾一下。这土豆应该阴干到一定程度,就能保存较长时间了吧?”

“对,白芷说,阴干到土豆皮发皱,表面明显干燥就行了。按照现在的天气,估计晾个两天就可以。”

姜白术直了下腰,活动了一下脖子,继续说:“你看我家这洞里,底下还铺了特意从大河那边挑来的沙子——沙子我们用烧开的热水烫过,晒得干干的才倒进来。沙子底下其实还有一层干木头,都是防潮用的。”

说到这,四竹筐的土豆也都铺好了。

姜白术把挑出来磕破皮的十几个土豆,扔回一个空竹筐里,拎着走出土洞,“这些得尽快吃掉。”

“嗯嗯。”杨二郎短短时间里接受了好多有关土豆的知识,两眼亮晶晶的。

“你渴不渴?”姜白术问他,“先到我家喝点水吧。”

“好。”杨二郎跟姜家两兄弟混熟了,也没去年那么腼腆,很自然地跟在他们身后,从姜家后院进去,直接到了厨房里。

饭已经在煮了,姜白芷这会正在烧兔子肉。

这野兔还是杨二郎今天上午送的呢。

“你们忙好了?”她偏着头问。

三个男人同时回答:“好了。”

然后杨二郎看了她一眼,慢慢走向碗柜,“我弄点水喝再回去。”

“你自己拿个碗,”都是年轻人,大家又很熟,姜白芷都没有客气地要亲自倒水,“井罐里的水是烧开的,你要喝温水,就先舀半碗井罐里的开水。凉水在窗户上那个壶里。”

胡杨柳村里,家家户户的灶台,基本都是双灶膛,上头一个大点的铁锅,一个小点的铁锅。两个锅中间,又竖排并列着两个人头大小的铁罐——这就是姜白芷口中所说的井罐。

做饭的时候,中间井罐也能受热,里头的水烧开后,可以洗东西,也可以饮用。

一时用不完的,就舀到大水壶里,摆在厨房的窗台上,方便家里人喝水。

今天有点热,杨二郎不想喝温水,直接去倒那水壶里的凉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