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悲惨的生活无弹窗 > 第156章 重建土地庙(第1页)

第156章 重建土地庙(第1页)

那断手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我都不敢像以前那样经常往山上跑了,生怕再看见点啥。

麦苗开始一点点返青,现在小河里又有了水,昨夜还下了一场春雨,虽然不大,但旱情是解除了。

春种开始了,忙碌能让人暂时忘掉恐惧。

去年天旱,种的豆子,今年老爷子宣布水田里继续种稻子。稻米能够卖上价钱,去年地震和旱情,朝廷免了两年的田税,今年还不用交,到时收上来正好可以卖钱。村里人都是这样操作,种出来的米自己舍不得吃,全部卖出去,得来的钱买便宜的玉米回来,这样能吃的更长久一些。

基于之前的二茬稻,种之前,老爷子特意来询问我的意见:“老二媳妇啊,这种稻子你有啥好的建议不?”

“爹,你看我那辣椒苗长得怎么样?”

“不错,苗长得很整齐还壮实。”

“我是先提前催芽育苗的,再将苗移栽到地里,这样自然整齐又壮实。爹,您也可以借鉴一下。”

“这样吧,反正今年不用担心交田税,咱家的两亩水田就交给你指挥了,就当试验田弄,咋办你说了算。”

“爹,我这是想当然,没有实践过,万一要是做不好了,您可不能埋怨我啊。”

“不会,大胆干吧,爹相信你。”

有了这句话,我就放心的指挥众人,先将种子晒了两天,杀死一些病菌,古代没有农药,只能靠太阳的紫外线杀杀毒,顺便提高一下种子的活性。

然后让大家将不好的种子挑出来,老太太说:“这也太浪费了吧?”

我解释道:“娘,种子不好,那长出来的庄稼能好吗?”

老爷子说:“是这个理。”

水田里的地已经翻耕、平整过了,家里有了牛就是很方便。肥料也上过了一遍,在稻田里选了块地,起垄沟,将用温水泡了多半天的种子洒进去。没有塑料薄膜,只能用薄点的油布代替,早上掀开,傍晚盖上。

现在老赵家就是赵家村的标杆,一有点风吹草动,全村跟风学。以里正为首,跟着老爷子就长在了地头上,天天盯着小苗。

在保持温度和湿度情况下,六天左右,稻子发芽了。老爷子他们很是高兴,发芽早,回头也会收的早的,正好留二茬稻。

秧苗长到半拃长时,就开始拔苗移栽,稻田里已蓄了河水,脱掉鞋袜,4棵秧苗一起插秧。从一边向另一边一排排地插,插一颗走一步,浅插即可,老爷子很仔细,让大家一定要插匀、插直。

插完秧三天后灌水,一周后施肥,种地我也不太懂,只能估摸着,幸亏秧苗返青分蘖了。这要是没种活,我都觉得对不起大家天天耗在地头上。

看着地里逐渐长大的秧苗,老爷子和里正很高兴,连说:“好,看这长势,今年收成应该不错。”

紧接着将红薯和豆子也都种到了地里,养殖场那边大哥又开垦出来两块地,也都种了红薯,秦叔说山里种的山药豆也都发芽了,这无疑是好事,以后这片山里,也能收获山药了。

春种结束后,本想着能轻松两天,谁知这天里正愁眉苦脸的过来了。

老爷子问:“怎么了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唉,我这不是刚从镇上回来吗?衙门又要让交钱出工了。”

“咋回事?咋又要交钱又得出工的?”老太太急了眼。

“听亲家公说,你别打岔。”

“蔡大人要重新建土地庙,让各村按照人头筹钱,每人20文,各村还得抽调10名男子去白做工一个月,只管一顿午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